一天

#音乐/上海/2013.12.08/4480 次观看

在你的生命中它就像自来水一样。

你可能开个自来水,觉得水流出来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如果停水三天,你可能会非常不舒服。因为身边突然就声音都没有了。突然间三天都没有音乐了,你可能会觉得很奇怪。

因为今天的整个讲堂,后面包括全胜老师,他可以更精准地跟大家分析音乐的整个创作过程。所以我今天跟大家聊什么呢?我就在想说,那我就聊一下,一天里面到底会发生一些什么样的音乐。

因为我自己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做配乐,所以就想说,跟大家一起分享,你觉得会有什么样的音乐,出现在这个一天里面。

所以我们从每一天早上开始醒过来的时候。你有没有曾经想过,你在什么样的状况下醒来?

有几种闹钟。有的是电话铃声,那个电话铃有时候甚至会跑到过你的梦里面来。你一定有这个印象,周边人讲话的声音进到你的梦里面来。然后那个声音慢慢跟你的梦融在一起,然后你就醒过来了。

这是差不多在十五到十八年前出现的新世纪音乐。像一束阳光一样,从百叶窗射进来,洒在你的床被上,你可以伸个懒腰。你想想那个画面,这种音乐就很像室内芳香剂一样,它没有什么旋律,可能演奏了五分钟到十分钟都还是这一句。但是它却很轻,很像上海早晨的那个雾,就是慢慢慢慢飘进来。你看它到现在都没有什么旋律,都是同样的东西,但是这种音乐它就轻轻地就把你唤醒。

OK我们进入第二首。可能你枕边的爱人开始在厨房帮你做早餐,这种音乐听起来就好像有种咖啡的味道。报纸、柳橙汁,两张椅子坐在桌子旁边,然后有一点点节奏,慢慢唤起你身体的一些节奏感。这是吉他之神,你应该知道的,Eric Clapton。

喝了咖啡、柳橙汁,看了一些报纸,吃了几片主食,接下来要做什么事情呢?

下一首,是赶公交车、赶地铁什么。你就会看到那栋公寓,大家都这样从门口这样出来,坐电梯或者是下楼梯。然后一群人开始冲到地铁站,这样下啊下去,或者是坐公交车。我做配乐的时候,我听到这个音乐就开始想,果然是有这种画面。改天你差不多八点钟的时候,站在街角就会看到,所有人都是有这样的音乐在你耳边响起。

好,坐地铁赶到公司的楼下。下一首,更急!为什么?要急着去打卡。我有次在那种办公大楼就看到,人家为了要赶九点半那个刷卡的场景。我不晓得在座的现在上班族,你们要不要去刷卡。因为我是个音乐人,所以我永远不会刷卡。所以,“来不及!” 就这样“啊!啊!冲冲!”,然后就“啊。”没事了。转头去买早餐,然后再说其它的。这不重要了。

然后来到办公室了。办公室里面通常都是这种感觉,就是“Monday~ morning~”,很安静很安静这样。可是通常办公室不会放音乐。我就会喜欢办公室来一点点舒服的音乐,轻轻的小小的这样。

上午很快就过去了,来到了中午。好,下一首。中午呢,通常对上班族来说是很重要的。因为他可能跟几个朋友去吃个饭,或者是自己跑到楼下隔壁的Starbucks喝杯咖啡。那你可以挑一间好一点的咖啡店,通常这种音乐一出来,就会让你觉得有咖啡的感觉,就好像能闻到咖啡的味道。然后你可以坐在那个咖啡厅好好地休息一下,或者呢,在办公室趴在桌上睡一觉。

好,下午又来了。老板看到你们早上实在工作效率太差了,决定来一首振奋的曲子,大声一点的。

你们有看过很多美容院、洗头发的,或者是很多餐厅,他们一大早就把员工叫到马路边来,有的时候你走到那边,他就说“客人好!”吓一跳。只是那个确实是有一种振奋的。但是你也可以取代用音乐。上班之前来一段很振奋的音乐,很多人精神都起来了。当然了,永远都是上班一条龙下班一条虫,不不讲反了,上班一条虫下班一条龙。

所以,接着下班了。蠢蠢欲动的心情,那个公文包才刚收完,灵魂已经跑出去了,就很开心地下班啦。

下班最开心的。为什么?因为整个晚上你可以安排很多事情。约了朋友啊,或者是约了女朋友啊。whatever,就是很轻松的很walking的那种音乐,像Diana Krall。

好,晚上要去做什么呢?约个女朋友去吃饭吧!去哪里吃呢?一家餐厅,找一个法国餐厅好了,或者比较浪漫一点的意大利餐厅。里面灯光稍微有一点点晕晕的暗暗的,但是有一点烛光,很舒服。然后有很好的服务生请你坐下来,可以想象。当然不同的餐厅会带来不同的效果。

选餐厅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像我的话,比如说我要去吃日本料理,我会希望那个站在吧台切生鱼片的那个师傅是日本人,他们已经尽量打扮得像日本人了。或者是台湾那样,因为你一进门就会听到“いらっしゃいませ”,然后进来后,如果他用很生硬的日语跟你讲,你要吃什么什么,你会觉得“哇,这是真的日本人在服务”。

就像去广东、香港餐厅去吃烧腊吃烧鹅,我会希望那个师傅是“你好,你要多少啊”,这样讲话,然后切那个烧鸭给我。我总不会希望他讲,“啊,你要几只啦?”“啊,你要什么啦”,我就想“哇那个味道就完全没了”。

去这种餐厅点菜也是一种学问。因为我自己开餐厅开了14年,通常菜单上会很清楚地告诉你,这家餐厅他有什么食物,要仔细地去研究那个餐厅。可是因为中餐很难猜得出来,因为中餐通常一道菜上面就写着龙凤呈祥,想了半天想不出来是什么。但是西餐厅它有一个好处,它会把里面所有组成成分写在上面,所以比较容易选择。

去餐厅吃东西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这里稍微绕出来讲一下餐厅,喝那个红葡萄酒跟白葡萄酒。白葡萄酒喝了会让人比较开心,聊天会比较愉快;红葡萄酒喝多了会开始讲一些心事,然后人会比较going down。如果你要找老板去吃饭,要求加薪的话千万是喝红葡萄酒,千万别喝……哦不,千万喝白葡萄酒,千万别喝红葡萄,要不第二天你就被开除了。

好,那晚上我们还可以做什么?去国家音乐厅听古典音乐会的交响乐会。

有几个重点:去听音乐会之前不要吃太饱,因为音乐会很冗长,带着女朋友去吃一点三明治喝一点饮料就去听音乐会,听完音乐会出来再吃,你不要吃了一堆水饺,吃饱了坐在里面,听音乐会还有大蒜味,这样就很惨;

听古典音乐还有一个东西要注意,你今天要去听什么稍微去做一下功课。不要人家还没有拍手,你就「啪」就拍手。但是这个其实还好解决,反正每一段音乐完了,你就先看看人家,人家开始拍手了,你再「好」。这个东西跟喝红酒的道理一样。

现在喝红酒,服务生都会先倒一点点在你杯子里。可是你又不了解这红酒到底好不好喝,你就拿起来这样晃一晃,喝下去你就这样“嗯好, 嗯好”,反正这是基本动作。因为红酒的种类太多了,你怎么知道它好不好。除非那酒真的很难喝,你一喝下去很酸很辣,当然就不要了。

除了听音乐会以外,我们晚上还可以选择去哪里咧?去散步。去河边,去黄浦江旁边散步。我的话,因为自己是做音乐的,我会买一个iPod,把音乐放在里面。我的iPod里面都是杀手音乐。什么叫杀手音乐?就是这音乐一放,那个女的就已经醉一半去了,就是很好听的音乐。你准备两个耳机,一人戴一个,然后一个iPod。牵着手,一边在散步,一边还有好听的音乐,当然你要选对音乐了。

除了好听的音乐散步,我们还可以听什么?比如找一个诚品书店,或者找一个气质的喝茶的地方。这也是比较new age的钢琴,但是比较有一点点旋律性在里面。

这种音乐有什么好处?比如你在看某一本书的时候,这个音乐就会变成你书里面的配乐。你们一定会有这种经验,就是你在看一本书的时候,可能刚好你旁边放着音乐,哇!跟你看的那个剧情好吻合啊!除非你在看金庸、古龙,那个就不一定了。

但是看一些《城南旧事》这种小诗、小品集的东西,这种音乐就很容易进来,适当的音乐挑到适当的书的时候,其实也是会很舒服的。这首音乐是北京一个很有名的钢琴家,叫林海,他写的《城南旧事》。

OK下一首。我们还可以去哪里?去夜店,这个音乐也是差不多在17、18年前,从西班牙那边出来,极简的这种Lounge Music。十几年前出来的时候我跟几个编曲,一直坐在一边听,听了很久很久,听不出个所以然来。爲什麽呢?因为十分钟、十五分钟,就是两个旋律,一直这样,没了。

它为什叫Lounge Music?因为这种音乐它不会干扰你,你跟一堆朋友在一起喝酒聊天的时候,很专心在聊天的时候,它不会像一首流行歌曲在那边,“我把你灌醉”,然后你就整个人就被拉出去了。那个时候这个音乐就站到旁边去了,它也不会干扰你,你就跟朋友聊天。

聊天总会有高潮低潮。突然间一下大家都没声音了,这个时候音乐就偷偷跑进来,然后你就会觉得这个音乐还不错。不陌生嘛,这个节奏又简单,所以你又稍微沉醉在音乐里面。等到你又有新话题的时候,这个音乐又靠到旁边去了。

Lounge Music,当然现在舞厅它发展到更激烈的话,就是加了一些电子的东西进来,但是基本上它就是处在这种拼贴音乐的结构。它用几个和弦去拼贴出整首曲子,然后在里面放不同的点状东西,这是我们后来研究出来的。

我们还可以去哪里?带着女朋友去,这首是最棒的,这是我的杀手第一招。挑一个非常非常感人的一个曲子,把车开到什么河边山边,窗户摇下来凉风吹进来,音乐一打开,你什么话都不用讲,在旁边摆个帅姿势就好了。女朋友听到这个音乐,就已经心都软到一半去了,连续三四首这种情歌给她吹下去,保证你当天晚上很开心。

下一首,其实整个晚上已经很精彩了,回到家要睡觉了。睡觉前呢最怕的一件事情就是,刚看完一个恐怖电影,或者看完一部什么碟片、战争片,整个心情down不下来,所以找一首古典音乐的。大部分的古典音乐的第二乐章,或慢板乐章,它都比较容易让你going down,很舒服很缓和,在睡觉前的时候,听一些这个音乐。

再往下,真正你要上床睡觉的时候,我会希望音乐就是像这样,它有种把我的灵魂整个抚平。你可以设定,冷气可以设定一个小时两个小时,音乐你也可以设定。两个小时以后它可以自动关掉。

这么舒服的音乐,如果你还睡不着怎么办?我可以教你一招很棒,去看《圣经》。我没有别的意思,因为我自己也是基督徒。但是因为我自己常常这样,看一看就睡着了,很舒服的音乐,一天就这样过去了,很棒。

这是我今天要讲的一天。

学音乐呢本来是拉小提琴的,可是通常——你们马上就要面对有很多小孩子,然后要带小孩子去学音乐——小孩子学音乐,都不是小孩子自己的本意,都是家长的意见。

所以我妈一开始就叫我学小提琴,觉得小提琴比较花俏。可是我从小就很胖,我现在是因为瘦了30公斤,我本来差不多有100多公斤。然后夹那个小提琴就夹不住,每次夹一分钟两分钟就变成这样了。

后来我跟我妈说,我可不可以不要学这个东西了。那我妈就说那你想学什么,我们就到乐器行去看,我说好。我觉得那个坐椅子上太好了,所以我就开始坐在椅子上拉大提琴。大提琴跟我就变成哥们,我还可以抱着它趴着睡觉。在整个成长过程中间,大提琴就成了我的发言人。

可是后来我发现,我不能成为大提琴演奏家。因为我突然间意识到一件事情我的手虽然很大,但是不够粗,肉头也不够那么多。

所以我现在想跟各位讲一件事情,一个人生下来有两件事情很重要,一个是天分,一个是天赋。

天分跟天赋的差别在哪里?天分就是指你的聪明度,两个小孩子受同样的教育,同样的老师 同样的成长过程,最后比的就是天分。我比你聪明二分,我就是比你聪明,那个没得比。还有一个是天赋,天赋就是你生下来,与生俱来你的身体的状态。

怎么说?手又细又长的人就适合弹钢琴嘛,他手一撑开就很大,手短短小小的去跟人家拼是没有意义;嘴巴薄的人就适合吹小喇叭,或者是长笛;嘴巴厚的就去吹那个tuba。

手细,伸出来前边肉很多的人,就很适合弹吉他,或者弦乐器的东西,尤其是弦乐,因为如果你前边的肉不够多,这些弦按下去会很痛。你的小孩子因为遗传的关系,他的前边的肉不够多,就不要让他去学弦乐器,他将来会很痛苦。但是如果你的小孩前面肉头多,就非常适合,声音按下去就很饱满。

所以你就知道了,将来你你希望你的小孩子去学音乐,或者是任何某一种艺术方面。他喜欢涂鸦,可能是因为他对颜色很敏感;他很好动,跑来跑去,他可能真的对跳舞很有兴趣,因为现在世界上最有名的一个编舞家,他小时候是被诊断是多动儿,可是他却后来变成一个很棒的编舞家。

这些东西都会影响到你的小孩子。我的成长过程中学习音乐,是因为我很喜欢,我什么都听。很多家长会觉得,我小孩子学古典音乐,我就不让他听流行音乐。这是一个完全错误的思想,为什么?因为这两种音乐完全是相辅相成的。

流行音乐就像肢体语言,它很明显的歌词很明显的节奏,你听了以后,身体就会有律动。古典音乐像什么呢?像语言、像文字,你必须要会A B C D,或者是我们所谓的b p m f,要会那些字母,你才可以了解这篇文章,你要会Duo Ruai Mi Fa 和声,你才会知道这个音乐在讲什么,所以其实这两个音乐它们是互相的。

很多学古典音乐的到后来,在学习过程中会跟你说,“你不要放那个音乐!好吵啊!”那听流行音乐的就说“你不要一直放那个什么巴哈、莫札特,那种听着都快睡着了”。但是两个音乐我都听,我也听歌仔戏,也听客家的戏,也听京剧什么的。北管什么南管,我通通都听。所以到后来,这些音乐都变成我的一个很重要的资产。

很简单地跟各位讲一下,因为本来没有要讲到这么专业的部分。我们创作音乐,这种无中生有的事情是怎么来的?它绝对不是无中生有,因为我们必须要从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去架构一个平台,你所架构的这个平台越大,你所能承接到的灵感就越多。

你们懂我的意思吗?如果生命中的平台只有这样子,那就算掉下来一百个灵感也不会砸中你的平台,你也接收不到那个灵感。所以你所学的东西,所听的东西,所看的东西越广,那对于掉进来的东西,你可以接收到的更多。

你知道年轻人是这样子的,20岁到30岁你讲的话是没有人要听的。30岁到40你讲的话会变成别人的idea。然后40到50呢,你讲的话人家开始会采用你的意见。50你才可以主导很多事情,大部分人生的成长过程是这样子的。

所以在年轻的时候,不管你怎么样,你想到什么,你就拼命去创作。现在你们太方便了,因为有计算机。把你所有的创作,不管是5个小节,或10个小节,或100个小节你统统把它留起来,等到你40岁以后,这些东西都会变成你的很宝贵的资产。

像我现在已经五十几岁了,我就开始在吃我二十几岁写的东西的老本。我就觉得“嗯,很棒!”。我年轻时写了很多东西,我就把它留在那个地方,我现在可以把它拿出来,精雕细琢一番,然后再呈现出来。

那刚好,很高兴主办单位帮我借了一把大提琴,所以,这个意思是说这个大提琴不是我的。万一待会我拉错了,你们也不要介意,所以乐器会表达很多人的情绪。剩下一点时间,我带来这首歌是张学友的《秋意浓》,我尽量用大提琴来,唱出我的感觉。

完整演讲稿

范宗沛

大提琴演奏家,配乐家

您可能还喜欢

32′26″

三种爱和无数种电影

杨超

#电影/长沙/2016.09.17

27′59″

仓仓

董书音

#建筑/北京/2020.10.24

41′38″

沙漠考古

伊弟利斯

#历史/上海/2015.08.23

32′28″

植物开花的“智慧”

马炜梁

#博物/上海/202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