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框架中自由

#音乐/上海/2018.08.26/27665 次观看

我以前很喜欢文学,我同时也很喜欢音乐。之后音乐赢了,因为音乐不需要那么多逻辑,表达不需要废话,语言和逻辑可以把黑变成白,可以绕来绕去,但是声音撒不了谎,没办法耍小聪明,声音的震动,要么在,要么不在,要么给你带来宗教感,要么就没有。 

你要去欣赏我这种音乐的话,我建议你远离你的语言,远离你的逻辑,不要期待有任何正确的答案,就观察你自己的意识,然后感受震动带给你的刺激,看它是给你带来画面感,或者给你带来奇怪的故事,或者给你带来什么情绪,或者看看你身体自然有什么反应,让你心跳变快,让你舒服得想睡觉。 

音乐跟你的关系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我的音乐或者我,不会对你有什么要求。

对我来说观众都是一样的,进入到那个音乐的时候,我没法去伺候外面的世界。我只能进入自己的一个私人空间,然后找到一个真诚的东西,然后希望听者也会听到那个东西,同时也会被带到自己的私人空间。

我创作的这些东西,都是框架中的即兴。就是说我有固定的规则、固定的基本内容。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我可以每次演奏它时实现得不一样。“框架中的自由”这个方式是很多地方都有用的。

其中的一个对我影响比较深的就是非洲的一种音乐,是津巴布韦的修纳民族的Mbira Dzavadzimu。

是这个乐器。

它算是一个宗教音乐。用法是这个样子:那家人遇到问题时,比如谁生病了,或者种不了地,会请灵通来帮忙跟祖先的灵魂沟通, 问他们怎么解决问题。在这个体系里面很多问题来自活着的人做了一些祖先不满意的事情。 这个乐器是拿来催眠灵通,让它进入了催眠状态之后就可以空出自己的意识,把这家的祖先叫过来,进入它,然后跟他们说话。

我现在演奏的这个是他们的传统的音乐。

现在很多音乐教育系统的问题是他们培养出来的音乐人和老师跟音乐的关系是不开心的,他们缺乏热情。我这些年都在思考这个现象,然后按照我的审美和价值观开始建立了一个“玩音乐”的教育系统。 

我现在放一个小视频给你们看一下。

你刚才看到他们也是我刚才说的那个概念,就是“框架中的自由”。

每一组在同个水平里,比如说打的鼓,或者拉的琴,或者弹键盘,或者在唱的,他们都有一个固定的限制。在那个限制里面,根据我设计好的,你可以在这个动作里面,或者这几个音里,或者这个节奏里自由发挥。

这样设计好的人群就可以像一个大乐团,就可以包容。不管是什么级别,什么水平;专业水平或者还没有入门的水平,就可以融合在一起,就让这个学习的过程一直有好玩的音乐,就不会觉得学习音乐的过程是“苦练”。

最后我再演奏一个琵琶曲子。

完整演讲稿

李带菓

音乐人

您可能还喜欢

37′52″

仙人游庄

钟永丰

#文化/广州/2019.11.23

24′28″

真·疯狂化学

真·凤舞九天

#科技/上海/2019.08.17

33′8″

设计——对生活最真诚的解释

张剑

#设计/广州/2019.11.23

30′10″

机缘巧合

上官喆

#设计/上海/2014.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