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棚户区

#社会/昆明/2022.11.27/11157 次观看

 

制造棚户区
2022.11.27 昆明
                            

 

大家好,我是金毅,非常荣幸能够得到一席的邀请,来跟大家分享我博士期间的研究。

 

我的博士论文一开始是想做一个工业遗址与集体记忆的研究,我选择了四川一个始建于三线建设时期的社区。这个社区是原来几家国有机械厂的家属区,大概有一万户,三万多居民。当时这里正要把一部分厂房打造为工业遗址区,来展现三线建设的历史。

 

现在很多人可能会对三线建设这个词比较陌生,这几年它又被重新提起来。20世纪60年代,因为东亚地区地缘政治的变化,国家决定把东部地区的一些企业和研究机构迁到西部,尤其是西南山区。

 

这个社区的大部分居民就是1964年从北京、上海和辽宁等地迁移来的职工和他们的后代,我对他们独特的经历和记忆很感兴趣。

 

在访谈时我会请他们讲述自己的过往,但这些讲述最后往往都会变成一种诉苦,诉苦的最终指向都是他们现在居住的这个社区被划定成了棚户区,要面临拆迁改造。

 

 

我的房子怎么就变成棚户区了?

 

我对这个社区还算比较熟悉,虽然它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但其实房子都是在后来的不同阶段陆陆续续建起来的,最晚的一批2002年才建成。即便是六七十年代建的房子,经历了汶川大地震整体结构也没受到太大影响。

 

在访谈时,居民愤怒地反复说,我们这个社区怎么能叫棚户区呢?尤其是住在2002年建成的房子里的居民,他们说如果我们这都算棚户区,市政府的楼还是八几年建的,是不是也是棚户区?

 

 

▲ 不同时期建设的住房

 

这里需要给大家再介绍一下,房改之前国有企业和单位的住房供给情况。

 

人民共和国成立早期,国家优先发展工业,强调先生产后生活。居民住的都是筒子楼,房间都分布在一个大走廊的一侧或两侧,住户要和邻居共用卫生间和厨房。

 

后来随着大家生活需求的提高和企业投入增加,又出现了成套房,每户居民可以拥有独立的卫生间、厨房和阳台,相比之下筒子楼里的那些房子就被叫作非成套房。

 

这些房子的产权和管理权归企业单位所有,居民只用付比较低的租金就可以居住,住房福利实际上算作他们工资的补充。

 

到了20世纪80年代,国有企业开始改革,职工可以出一部分钱参与住房建设,这种房子就是集资房。1998年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后,居民可以用比较低的价格购买拿到房子的产权。但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成套房才能被私有化。

 

三线建设是一个比较仓促的工程,没有经过细致的规划,这个社区也存在这个问题。这是它被拆前的照片,我们可以看到工厂车间和不同时期的各种类型的住宅混在一起,相邻两栋楼之间的居住条件可能相差很大。

 

 

其实大部分的楼都是九十年代建设的集资房,条件看起来都挺不错,但这样的房子也被叫作棚户区,让我感到非常困惑,到底什么是棚户区?有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来界定怎样的房子才是棚户区?

 

棚户区在我们国家最早出现在清末开埠后的上海。很多贫穷的外地人到上海谋生,先是住在船上,后来就在河道边用简单的材料搭起棚子,上海话把这种房子叫“滚地龙”。

 

▲ 民国时期上海的棚户区 图源网络

 

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整治这样的棚户区大部分都消失了,但在东北的一些工业区又出现了新的棚户区。

 

工业化早期对住房的投入较少,工人都住在一层的平房里,家庭人口增多后房子不够住,他们就自己搭了一些简易的棚屋,整个社区的面貌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棚户区。

 

▲ 东北城市中的棚户区 图源网络

 

新世纪以来的棚户区改造就是从东北的老工业基地开始的。2007年,特别是2013年以后,国务院在全国范围内推动更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作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一部分。

 

 

「棚户区」是个筐,什么都能装

 

但是国家发布的相关文件中,从来没有给棚户区一个明确的定义。这其实也可以理解,我们国家规模很大,各地差异明显,一个统一的标准可能很难适用于不同地方。

 

2010年财政部的一份文件中有一个相对明确的界定,里面说“棚户区是指国有土地上集中连片建设的,简易结构房屋较多、建筑密度较大、房屋使用年限较长、使用功能不健全、基础设施简陋的区域”。但这其实不能算作一个定义,只是比较主观的描述,并没有操作化。

 

2016年,我在一个会议上听到住建部的一位高官介绍,在实际操作中他们一般会把非成套房,也就是没有独立卫生间和厨房的房子作为棚户区改造的对象。

 

在实践中这样的界定还会不断发生变化。2013年国务院发布的一份重要文件把城中村也纳入了棚改。城中村是在集体土地上建设的,并不是国有土地,这就使这个概念变得更加模糊。

 

另一方面,棚户区改造将持续的时间也很不确定。2009年国家希望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棚改,但在这之后每三年就会提出新一轮的改造任务,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完全结束,好像新的棚户区在不断地冒出来。今年年中的时候,郑州市又提出要继续推进当地的棚改工作。

 

棚户区在概念上的模糊性就给了地方政府非常大的自主操作空间。比如,一个区域内并不需要所有房子都是棚户才可以被界定为棚户区。很多地方就是这样操作的,我研究的这个一万多户、三万多人的社区就被整体地作为棚户区来改造。

 

那地方政府为什么要借用棚户区这个名义,甚至把一些房龄只有十几年的房子一并拆掉呢?

 

其实,对这整个区域进行更新改造很早就已经进入了地方政府的规划中。原来的几个国有机械厂发展愈来愈不景气,政府就希望把工厂和居民都迁走,腾出这片很大的土地。

 

曾经这里相对于城市来说比较孤立,但交通发展之后,这里的位置变得越来越好,政府计划将它打造为一个城市新中心。在这张规划图中,高楼下面就是我最开始想要关注的工业遗址区。

 

 

但这样一个项目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也需要找到一个合理的名目,所以虽然规划很早就做出了,但一直停留在纸面上。

 

中央的棚户区改造工程恰恰为地方政府的规划提供了实现条件。在政策设计中,国家为棚改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包括由国开行发放的棚改专项贷款,地方政府可以用这笔贷款来搬迁和安置居民。

 

搬迁完成,土地整理出来之后可以通过招拍挂来出让,用出让土地的收益归还国开行的贷款。同时国家还会在用地审批方面提供支持,这样就帮地方政府扫清了很多障碍。在这些方面,中央和地方的需求达成了某种契合。

 

在访谈中,一位地方官员对我说,他们这片区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棚户区,真正的棚户区在东北,之所以要以棚户区的名义来进行改造,就是为了利用好中央的政策。

 

而且各地都被分配了一些棚改的任务指标,把这片区域归类为棚户区也方便尽快完成任务。正是因为这里具有更多优势,所以市里还有其他一些地方,房屋条件更差但并没有被优先改造。

 

但这样一来,棚户区就变成了一个筐。不管是已经使用了五六十年的老房子、在广义上可以被认定为棚户区的非成套房,还是在任何意义上都很难满足棚户区条件的大量成套房,都被放入了这个筐里。

 

在做研究时我注意到,每年地方的统计年鉴都会列出本地的棚户区和危房数量,于是我就产生了一个好奇,这个社区被整体纳入改造会不会在相关的数据中体现出来?

 

我去图书馆查了一下资料,果然在改造之前全市的棚户区和危房数量只有一两千户,而在改造工作启动的2014年,统计年鉴中棚户区的数量暴增到了一万多户。

 

 

被拆迁真是一件那么好的事吗?

 

基层官员把棚改视为利用中央的政策推进区域开发的一个重要机遇,他们认为这也确实能为居民带来一些好处,改善他们的住房条件。但是对居民而言,棚户区改造到底意味着什么?真的是一件那么好的事情吗?

 

棚改对居民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棚户区这个概念经常和贫民窟联系在一起,当一个人被叫作棚户区居民时,给人的印象就是他非常穷,可能是需要生活补助的低保户。

 

这个社区的居民大多是当年参加三线建设的工人,以前拥有很多“特权”,刚来时他们住的都是当时市里相对比较好的房子。

 

国企改革后他们成了下岗工人,本身社会经济地位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现在又要给他们贴上棚户区居民的身份标签,所以他们非常气愤地说,我们是下岗工人,但我们不是低保户!

 

 

我访谈的一个工人是个北京人,他跟我聊天时说的还是非常标准的北京话。他说国家让我们来参加三线建设,我们做了很大贡献,现在再也回不去北京的家了,还变成了棚户区居民,他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

 

居民还会面临一些非常具体的利益损失,比如在棚改造过程中非成套房和成套房会被区别对待。

 

成套房居民在房改中都拿到了房屋的产权,在这次棚改时,政府会赔偿给他们一套有产权的房子。

 

而那些非成套房则没有完整的产权,赔偿给居民的就会是同样没有产权、具有公租房性质的房子,这让他们无法接受。

 

公租房一方面使他们永远失去了之前住房的福利属性,另外未来可能会面临很大的变化。政府和他们签订的合同里写道,五年之内如果规划有变,公租房可以被拆掉。五年之后,如果他们愿意,可以用市场价格来购买居住的房子。

 

在赔偿时拿到一套产权房的成套房居民也不见得就会很满意。他们原来居住的房子户型很好,南北通透。而安置房大多是电梯房,一些户型结构就不是特别理想,而且有很大的公摊面积。

 

▲ 成套房居民的安置房

 

有一位东北二代居民告诉我,这个补偿方案实际上就是原来我有一块手帕,现在政府要把它收回去然后赔偿一堆碎布,还对我说,你看这些碎布拼起来比你之前那块手帕还要大。

 

除此之外,居民还担心“棚户区”这个标签会贬低他们房子的价值他们有一个顾虑,自己的房子不是棚户区却被以棚户区的名义来征收改造,那是不是意味着赔偿标准也会很低?这确实是一件很现实的事。

 

这是一个相对比较孤立的老工业社区,过去很少有人来这里买房,价格也比较低。政府在制定拆迁补偿标准时参照了当时的市场价格,给的补偿标准也就不太高,大概一平方3000多块钱。

 

居民通过一些渠道了解到了市里一个棚改项目的情况,他们认为那是一个真正的棚户区,而政府给的赔偿达到了6000块钱一平方。

 

所以居民说,你看,我们的房子还不如那些真正的棚户区赔多,他们说我们是棚户区就是为了让我们的房子贬值。

 

 

政府用了一些新手段

 

地方政府也知道面临这些困难,所以采取了一些措施。

 

他们首先把项目的名字从“棚户区改造”微调成了“旧城和棚户区改造”,但是棚户区这个概念已经先入为主了,名字上的微调其实无济于事。

 

他们又想通过尽快签约来让居民不再纠结于概念名称。政府发布了一个征收公告,要求所有居民在半个月内完成签约,速战速决让他们接受现实

 

 

这使居民非常愤怒,他们说政府这就是要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很多居民走出家门聚集,阻断了社区里的一条交通要道,这类事情发生了不止一次。

 

看到这种情况,地方政府意识到快速完成征收的计划无法实现了,所以他们又转到了另外一个轨道,采用了成都曹家巷改造中曾使用过的自治改造模式。这个改造案例在《新闻联播》里播了好几次,非常有名。

 

▲ 2013年1月4日《新闻联播》

 

所谓自治改造,就是由社区里一些有威望、有沟通能力的人,最好是原来工厂里的老领导、老干部来组成一个自改委。一方面可以收集居民的意见,推动相关部门调整征收方案,另外也可以通过他们给居民做工作。

 

但是在实践中,由于自改委的委员主要是由基层政府指定的,收集意见就变得无足轻重,他们做的主要是说服居民接受征收方案。但这更多的是情感和道德劝说,没有很强的约束力,不见得真的会提高居民签约的积极性。

 

为了推进房屋征收工作,政府又想出了两个重要的策略。首先他们把房屋征收拆分成了二阶段征收,包括模拟征收和正式征收两个阶段。

 

我是在路边贴的一个通知里看到“模拟征收”这个词的,当时还在想政府又在编造什么新词,模拟征收是不是就跟模拟考试一样,大家先练练笔试一试,如果有什么问题先处理了然后再正式上场。

 

我是后来才意识到这样一个复杂的安排不只是形式上的,背后还有一些更重要的目的有一位居民对区政府发布的征收公告向市政府提出了行政复议,我看了政府出具的行政复议书,又查了一些相关的文献和报道,才明白了二阶段征收的作用。

 

模拟征收的核心是区政府或者征收部门不出场,由自改委牵头与居民签订一份协议。居民签订协议后可以在安置房中选择某一种户型,等到大部分居民同意征收后,再来选择具体的某一套房子。这个时候区政府再介入,发布正式征收命令,与居民签订正式的合同。

 

 

为什么把征收、选房搞这么复杂?

 

地方政府为什么要搞一个这么复杂的征收过程?它的意义在哪里?

 

2011年国家发布了一个新的征收规定《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跟之前的拆迁管理条例比起来,这份文件赋予了居民较多的权利。

 

如果居民对征收和补偿方案有不满可以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原来政府经常使用的断水、断电等强拆手段也因为这个条例的发布而被禁止了。

 

▲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部分条款

 

但这样一来,基层政府就会面临一个很大的挑战,如果不满的人很多,他们就会不断地上诉,这样就会拖慢征收和拆迁工作的整体进度。

 

所以政府就想到了一个不出场的办法,模拟征收由自改委牵头执行。

 

自改委是一个身份属性非常模糊的机构,它不是一个行政主体,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居民没办法对它诉诸法律手段。而等到签约率达到一定水平、转入正式征收后,这时政府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合法性了。

 

市政府在给我刚才提到的那位居民的行政复议书里说,区政府的征收方案得到了90%以上居民的支持,是有效的,所以不会驳回这个方案。二阶段安排就消解了一部分可能出现的反对声音。

 

因此对于政府来说,在模拟征收阶段冲高签约率就变得非常重要。在这个社区中,居民对征收方案非常不满,甚至引发了一些集体性事件,那政府是如何应对居民的不满,提高模拟征收的签约率的呢?

 

补偿在任何一个拆迁案例中都是非常棘手的问题,地方政府经常会给早签约的居民一定的现金奖励。但这种激励是针对个人的,如果有居民认为自己多坚持一段时间,政府就有可能给出更好的赔偿方案,那他就不会因为奖励而积极签约,所以这种激励政策未必能够达到直接的目的。

 

地方政府想到一种新的策略,把签约和选房捆绑起来

 

刚才我介绍了居民在模拟征收阶段签约时,只能选择某一种户型,到正式征收阶段才能选择具体的某一套房子。

 

我们知道同一种户型的房子之间,具体的属性会有很大差别,比如朝向、楼层、窗外的风景,还有完工的时间等,越早选房就越有可能选到心仪的房子。

 

那么如何决定居民选房的先后呢?政府规定选房顺序由整个楼栋的签约率决定如果你的楼栋签约率达到了100%,那你就可以最早选房,如果签约率很低,那就只能很晚。两栋楼签约率相同则通过抽签来决定顺序。

 

所以一户居民能在什么时候选房,不取决于自己,而是取决于你所在的楼栋,取决于你的邻居的态度,尤其是那些非常不愿意签约的邻居。

 

 

政府还会把每个楼栋的签约状况张榜贴到楼下,居民就可以看到邻居到底有没有签约,有没有选房,这样一来就在邻里之间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矛盾转移到了居民之间,他们就会自发地向邻居施压在成都曹家巷改造中,因为一些住户想早日搬进新房,他们就不断地骚扰不愿签约的邻居,每天到他们楼下敲锣打鼓,用大喇叭喊话。

 

▲ 2013年11月16日《朝闻天下》

 

我研究的这个社区中没有发生这么激烈的情况,但是也能明显地感受到来自邻居的压力。如果想维持邻里关系,想让别人以后不恨你,可能就要积极地配合政府。

 

我在研究当中就遇到了一个40多岁的居民,他当时住的房子条件很好,他对安置房的位置和状况非常不满意,明确地说我就要当钉子户,我就想钉钉看政府会给我一个什么样的赔偿。

 

虽然他自己有这样强烈的意愿,但是他妈妈不同意,因为楼里都是她的朋友,她希望儿子赶紧去签约,不要给邻居带来麻烦。所以最终他没能实现当钉子户的愿望。

 

除了邻里之间的压力之外,还有一种来自外部的压力,身在体制内的人更能感受到。

 

有一个老先生告诉我,他的房子在装修时花了大量心血,他非常不愿意搬迁。但是他女儿在工厂的子弟校里当老师,就被领导叫去谈话,让她回去做做爸爸的思想工作。最后,没办法他也就签约了。

 

我研究的这个社区非常大,一万户、三万人的规模是到现在为止四川省最大的单体棚户区改造项目。因为在开始征收时出现了几起群体性事件,基层的官员们一直比较担心,不确定能不能如期完成征收工作。

 

 

他们使用了上面说的这些策略之后,征收推进的速度其实是比较快的,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大部分居民就都已经签约了。

 

我曾经和街道的一个官员聊起来,他说征收的速度远超他的预期!完成征收之后,拆迁工作陆陆续续地就开始了,现在房子已经全部拆掉了。

 

 

故事还没有结束

 

这就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一个社区是怎样变成了棚户区,又怎样被征收改造的故事,希望能为大家理解棚户区以及中国城市的拆迁带来一些新的思考。

 

故事到这里还没有完全结束。轰轰烈烈的拆迁已经过去了五六年,但腾出的土地绝大部分没有完成出让,偿还国开行的棚改贷款就成了地方政府新的压力来源;政府雄心勃勃规划的那个现代化城区至今也还停留在图纸上。

 

我们都知道,现在中国的房地产行业以及中国城市未来的发展,可能都将面临一些新的不确定性。

 

 

我刚开始研究时,这里是一个鲜活的、生机勃勃的社区,现在则变成了一块堆满瓦砾的空地,它的命运还要由未来中国城市发展的变化所决定。

 

谢谢大家。

 
 
策划丨恒宇啊
剪辑丨大凯

 

完整演讲稿

金毅

伦敦政经学院人文地理与城市研究博士

您可能还喜欢

34′41″

他就像一个邻居,只不过没有房子

张潇

#社会/北京/2020.04.12

30′18″

默剧演员

王梓

#艺术/广州/2018.12.15

25′27″

让有意义的事情有意思

蔡延青

#社会/上海/2017.02.19

31′44″

所有的不好都比不了那些好

姜昕

#社会/北京/2022.08.21